各研究生同学: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要求,聚焦国际学术对话中的现实挑战,构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合作网络,推动汉学与中国学领域理论方法的创新,北京语言大学汉学与中国学学院(一带一路研究院)立足学科特色与资源优势,启动2025年世界汉学与中国学话语能力创新引智基地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宗旨及内容
本项目深度依托“世界汉学与中国学话语能力创新引智基地”,汇聚海内外顶尖学术资源。项目参与者均为核心骨干,既承担基地项目,亦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与前沿的学术视野。
项目旨在通过理论创新与方法革新,强化国际学术对话能力,最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汉学与中国学话语体系。为全球汉学研究提供基础性、前瞻性的学术支持。
二、资助对象
我院中国博士生一年级研究生,可以以个人或团队(最多三人)形式申报,项目负责人和成员只能参与一个项目。
三、时间安排
1.项目申报时间:2025年9月25日-9月29日(过期后不再接受申报)
2.材料评审时间:2025年9月29日-9月30日
3.立项公示时间:2025年10月1日-10月7日
四、申报程序
1.各项目组填写《世界汉学与中国学话语能力创新引智基地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1)和《世界汉学与中国学话语能力创新引智基地项目申请书》(附件2),于9月29日下午17:00前将纸质版材料提交至教一楼908,电子版材料发送至cheny@blcu.edu.cn。
2.学院收齐材料做匿名处理后组织专家评审。
3.学院汇总专家意见后确定资助项目,于10月1日-10月7日对确定资助的项目进行公示。
4.公示完成后,学院于10月10日前完成获批项目的前期经费资助工作。项目经费拨付及使用按照学校财务相关规定执行,各申报人/组根据课题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五、项目管理
1.项目建设周期1年。
2.结项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结项审核表;
(2)结项报告(5000字左右);
3.项目将围绕以下三项核心任务展开:
(1)按照区域集体编纂《世界汉学大辞典》;
(2)按照区域全面整理世界汉学家访谈记录,梳理汉学轨迹,撰写国别口述史;
(3)生成系统性图文影像数据库。
4.所有结项成果须注明"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与中国学话语能力创新引智基地项目资助"字样。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通知要求,认真填写相关表格后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材料。
联系人:陈妍
联系电话:82303452
联系邮箱:cheny@blcu.edu.cn
附件:1.世界汉学与中国学话语能力创新引智基地项目申报汇总表
2.世界汉学与中国学话语能力创新引智基地项目申请书
3.区域划分表
汉学与中国学学院(一带一路研究院)
202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