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2025年“世界汉学与中国学(0501Z8)”学科硕士研究生,预计调剂名额为12人,具体将及时在研招网调剂系统上公布,现面向全国接受调剂生报名,欢迎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踊跃报名。
一、调剂政策与要求
1.调剂学术要求:
只接收第一志愿报考“050101文艺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204德语语言文学”“050207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9欧洲语言文学”“0503新闻传播学”“055109德语笔译”“055110德语口译”“055113西班牙语笔译”“055114西班牙语口译”“0552新闻与传播”“0602中国史”专业的考生。
2.调剂流程:
关于调剂基本条件及调剂工作程序等详细要求可点击跳转至推送阅读:北京语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3.调剂时间:

二、联系我们
1.网站: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院官网(http://yjsy.blcu.edu.cn/)
2.公众号:北语研招、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3.一带一路研究院工作日咨询电话:陈老师010-82300038
三、关于我们
院系及专业介绍:
世界汉学与中国学(Sinology and China Studies)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自设二级学科,主要围绕“汉学与儒学研究”“汉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汉学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研究”“中国学与全球治理研究”四个学科方向,开展世界汉学学术体系建设和汉学硕博人才培养工作。该学科于2022年1月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准,其设立是北京语言大学服务国家战略,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推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作为该学科的牵头建设单位,是中国国内最重要的以海外汉学为基础和特色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牵头建设“北京市世界汉学话语能力创新中心”“人社部世界汉学与中国学话语能力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引智基地是全国唯一以汉学与中国学为工作内容的引智基地,世界汉学话语能力创新中心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汉学话语能力建设为核心工作内容的科研基地和智库平台,习总书记倡议的“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专项工作办公室秘书处设在一带一路研究院。在国家多部委的支持下,依托“一带一路”丰富的汉学资源,根据国家“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深入落实“五通”目标要求,根据“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文化发展实际,开展以民心相通为基础的智库建设和相关交叉学科研究。它依托国际高水平的智库人才队伍,承担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任务,通过搭建高水平国际学术平台,致力于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为“一带一路”倡议输送更多优质的学术力量。
世界汉学中心是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执行机构,依托于一带一路研究院和“中外汉学家翻译家人才动态数据库暨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而成立,并在2022年8月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合作在青岛设立实体基地。世界汉学中心致力于打造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的新型模式和国际文化传播的高端平台,整合世界各国汉学学术资源,创建世界汉学“根服务器”,推进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海外人脉工程建设,为中外文明互鉴输送更多优质的学术力量。世界汉学中心通过建设区域国别理事会,形成了组网严密、跟踪及时、反馈准确的全球汉学家信息联络沟通网络,围绕知识中心、翻译中心、写作中心、会议中心、研习中心五大核心内容板块,开展汉学与中国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作。世界汉学中心将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致力于打造中外汉学人才培养基地、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地,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建校六十年来,北京语言大学一直在海外汉学家的培养、联络和学术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积累了丰厚的科研和教学实力,近年来更围绕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系列突破,被誉为“世界汉学家的摇篮”。在此,我们诚挚地向有志于投身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的学子发出邀请,欢迎调剂报名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与中国学专业,加入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术旅程,共同书写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