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以“‘一带一路’与世界汉学研究”为主题的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在世界汉学中心圆满闭幕。与会专家以主旨演讲、主题报告、集中讨论等多种形式,多维度分享和探讨学术研究最新进展和成果,带来了一场全面、充实的学术体验。
10月22日晚,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闭幕式在世界汉学中心以冷餐交流会形式举行,活动由世界汉学中心责任专家孙建华主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刘燕代表分论坛嘉宾发言,她说,这是一场展示研究成果、传承科研精神、传承拓展学脉、展望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未来愿景的大会。同时也感谢世界汉学中心辛苦筹办此次大会,为学界搭建交流平台。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沛轩代表与会硕博研究生发言,他说,汉学作为跨文化交流桥梁在全球化时代具有重要价值,青年学子积极参与汉学研究,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并感谢世界汉学中心为青年学者提供实际助力。
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张西平,南开大学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阎国栋,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张朝意分别宣读一等奖、二等奖、三等金获奖名单并颁发5000元、2000元、1000元学术研究基金。


一等奖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协同创新中心/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沛轩,论文题目:《十六世纪末跨海域的中国知识流动——〈谟区查抄本〉中的中国信息》。

二等奖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晗,论文题目:《〈圣谕广训〉译介与海外传播对汉学发展的影响》。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李姿璇,论文题目:《全球史视域下18-19世纪俄国汉学与西方汉学的交流互鉴》。

三等奖
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程跃,论文题目:《学术史视角下美国汉学家团队〈淮南子〉全译本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王紫薇,论文题目:《试论普鸣的早期中国“连续性”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郑懋森、魏少丽、龚漫,论文题目:《2018-2023阿拉伯国家中国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张西平教授代表大会主办方作学术总结,汉学是中国知识的世界化的标志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诞生以来,此次会议是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影响力最广的一次学术会议,不仅交流探讨了新方法、新成果,更为学科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汇聚了新力量。老一辈学者希望年轻一代承担起新的时代使命,代表中国学术界到世界舞台,为世界理论和学术发展输入更多的中国智慧。最后,张西平教授感谢世界汉学中心工作组和志愿者的辛劳付出。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代表承办方致闭幕辞,他表示,汉学(中国学)研究的学术发展拥有广阔未来,前辈师长开辟的汉学研究之路日趋宽阔,逐渐走进中国乃至世界学术主流。世界汉学中心作为有价值的学术科研服务平台,将持续为学术交流和青年人才成长提供帮助。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学术前沿问题、理论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系统观点和研究成果,充分拓展了与会者的学术视野,大批新生汉学(中国学)研究力量不断融入其中,显示出良好的学科训练和研究才能,为本次会议的学术研讨带来了新的学术活力。
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是汉学(中国学)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代表着学界的最新发展前沿和研究成果。本次大会是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总书记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贺信精神的一次学术盛会,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促进汉学(中国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大会后续将对各专场分论坛一一进行详细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