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6日,北京语言大学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暨首届鲁迅与世界文化论坛在京隆重召开,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受聘为研究院院长。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中宣部对外推广局文化处副处长都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北京鲁迅博物馆党委书记李游,光明日报社国际交流合作与传播中心秘书长肖连兵,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副所长吴晓都,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王众一,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助理、人事处处长郁有学,汉学家代表曹伯义(CarstenBoyerTh?gersen)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在致辞中指出,北京语言大学拥有丰厚的国际化资源,遍布全球的20万各国校友,已经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坚力量。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北语成立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就是希望借助自身国际化资源和深厚学术传统,与海内外有志之士一道,继承与发扬鲁迅精神,以期打造新时代鲁迅文化精神的研究高地和传播中心,为文化强国战略做出应有的努力。

北京鲁迅博物馆党委书记李游表示,鲁迅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传承与弘扬鲁迅精神,与周令飞先生带领的鲁迅基金会多有合作。鲁迅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各国传播,同时致力于翻译世界名作,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交流先驱。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的成立汇集了北语雄厚的学术力量和鲁迅基金会的资源,对传承鲁迅精神、践行文化自信,推进国际文化交流意义重大。

来自丹麦的汉学家代表曹伯义在致辞中提到,鲁迅是20世纪东亚地区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很多作品被翻译为欧洲多种语言,得到了读者的喜爱。鲁迅的故乡绍兴与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出生地欧登塞市已结为姐妹城市,充分说明伟大作家是两国人文交流的纽带。

随后,世界文豪但丁、泰戈尔、列夫·托尔斯泰的后人们也为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成立送上寄语,表达对未来文化交流的期待和祝愿。
成立仪式上,刘利校长、都晨副处长、阎晶明副主席、周令飞先生共同为北京语言大学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揭牌,校长助理郁有学为周令飞颁发聘书。


周令飞院长表示,作为鲁迅的后代,自己20年来一直从事鲁迅文化传播,响应党中央文化强国战略,一定要把研究院打造成为推动鲁迅文化与国际先进文化的交流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文明互鉴交流。

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向北京语言大学捐赠了名为《民族魂——鲁迅》的铸铜雕像,这尊真人等高的铸铜全身立像不仅是一尊艺术精品,更是鲁迅精神的象征。吴为山馆长表示,鲁迅先生是他自幼崇拜的楷模,希望这尊雕塑能够在北语校园向世界各国学子展示中国文豪的风采,传递他的风骨与精神。

成立仪式由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负责人徐宝锋教授主持。北京语言大学近百名师生参与活动。

首届鲁迅与世界文化论坛随后拉开帷幕。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闫晶明,光明日报社国际交流合作与传播中心秘书长肖连兵,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副所长吴晓都,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王众一,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宝锋教授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不同领域的专家围绕“鲁迅的觉醒者身份”、“鲁迅的国际影响力”、“后疫情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鲁迅与世界文学”“鲁迅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等展开探讨,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黄悦主持。




当天下午的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李玲教授主持。鲁迅文化基金会首席专家王锡荣、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藤井省三通过连线的方式分别介绍了“大师对话·鲁迅与世界文豪”和“鲁迅与日本文学”的相关情况。北京语言大学的周阅教授、于小植教授、李东芳副教授、博士后陈莹等学者分别从思想史、图像学等角度,对鲁迅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精神与世界性价值展开讨论。在随后举行的青年圆桌论坛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的12位硕博士生从民俗、影视、戏剧、文化交流等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展现出新时代鲁迅研究的活力和未来。

习近平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文学文化为桥梁,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是北京语言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方向。未来研究院将以鲁迅文化、中华文化、世界文化为内容,聚焦文化互鉴与文明进步的主题,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开展系列学术、文化等相关领域的交流活动,为促进国际间的文学、文化领域的交流与交往,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