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小说月报》
“中国作家公开课”
小说的目光
马晓丽、周菲菲
10月10日,静待君来!

时间:北京时间10月10日14:00
线下地址:北京语言大学主南200
腾讯会议链接:864-5642-9945

主讲人

马晓丽
简介
马晓丽,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楚河汉界》、传记《王大珩传》、纪实《阅读父亲》、短篇小说集《手臂上的蓝玫瑰》。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短篇小说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首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小说选刊双年奖等。
课程内容
题目:小说的目光
内容:
1.要有从生活细节中见微知著的敏锐目光。
2.要有长时间凝视一样东西的专注目光。
3.要有洞悉生活隐秘意义的深刻目光。
书籍推荐

《王大珩传》马晓丽著
一百多年前,西方的一位战略家就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学,也就输掉了未来。”王大珩从来就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思维,面对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继续深造,选择了光学玻璃制造与研究。回国后,一句“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他挑起了仪器馆的大梁,工作很快就有了起色。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常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没东西就找王大珩要去!”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原子弹、导弹中的光学设备一定要让长春光机所来做!”钱学森的这句话一锤定音。晚年的王大珩以一位战略科学家的眼光与智慧,成为倡导中国的“863”计划第一人。
作者以生动的文字描绘了王大珩从早年家庭背景到其成为国家战略科学家的辉煌人生,让读者们更真切地感受其不易与非凡之处。

《手臂上的蓝玫瑰》马晓丽著
《手臂上的蓝玫瑰》是马晓丽创作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由北岳文艺出版社于2021年1月出版。该书收录《手臂上的蓝玫瑰》《云端》《催眠》《陈志国的今生》《俄罗斯陆军腰带》等8部中短篇小说,既有军旅题材(《俄罗斯陆军腰带》),亦有日常生活题材(《手臂上的蓝玫瑰》)。孟繁华评价其“小说别具一格,人物和情节都出乎我们的意料”。
主持人

周菲菲
简介
周菲菲,哲学博士,一带一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中国作家公开课》旨在引导中外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使中外学生通过面对面聆听中国当代作家的专题演讲获得对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社会的认知和体悟,以文学透视社会,以研讨提升思考,促进中外学生对当代中国的理解与认同。
本课程由我校教师联合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轮流讲授,从研究和创作两个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当代经典,关怀中国社会,提升人文修养。课程内容以教师讲授、作家讲座和专题研讨三个部分构成,涉及当代中国文学的不同类型和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们将从作家的创作心得、业内专家的对话、国内外作家的交流互动中获得立体而鲜活的文学经验,以此提升文学鉴赏能力,深化对当代中国的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