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小说月报》
“中国作家公开课”
文学的日常性
雷平阳、周菲菲
11月29日,静待君来!
公开课信息
01.活动时间
2024年11月29日14:00(北京时间)
02.线下活动地点
北京语言大学教三300教室
03.线上参加
腾讯会议:587-7673-0878
密码:123456
主讲人、主持人
主讲人
雷平阳
简介
雷平阳,写作者。出版诗歌、散文集多部,曾获人民文学奖、诗刊年度奖、十月文学奖、华语传媒大奖诗歌奖、钟山文学奖、花地文学排行榜诗歌金奖、百花文学奖、汪曾祺散文奖和鲁迅文学奖等奖项。
演讲内容:《文学的日常性》
日常性是文学的起点,同时也是文学探求神性的精神策源地。
周菲菲
学者简介
周菲菲,哲学博士,一带一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作品推荐
雷平阳《白鹭在冰面上站着》:打破白纸黑字的禁锢,从纸背下透生出色彩繁复的画面
他的散文里充盈着十足的原始崇拜,这从那些伴随着浪漫主义的鬼神之说里可见一斑。全书不止一次出现了坟墓,白骨这类鬼气森森的意象,灵魂出窍亦是常有之事:架士寨里的香堂人向导、野马山丘里长途行走的采药老人、在荒坟里捕捉蟋蟀而忽然神智失常的远房叔叔,他们都在各自的故事里弄丢了魂魄。巫师、野河山以及传说中的褐煤层里的动物化石成了他们各自的解药,告慰或解脱了他们的魂灵。
雷平阳用文字描绘出真假难辨的超自然现象,其真正想表述的是传统而古老的文明正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今夕何夕?非唐非宋,人们脱缰的灵魂比肉体还迷恋物质享受。”时至今日,曾经磅礴的自然力量,不可避免地与充斥着钢筋水泥和信息爆炸的现实世界无奈碰撞。这些世俗的,古老的,腐朽的,质朴的气息,在社会的快速演化迭代中跌入了尘埃。鬼神的辖区也在不知不觉间遭受着倾轧,日渐萎靡。连原本南糯山上的僾尼人在每年九月举行的驱鬼仪式,也已经逐渐变为了一种文化象征。
《回乡记》里形形色色面目模糊的故人,和旧日里的景致,无不人物皆非。连试图终结自己生命的可怜人,也不再愿意选择门前充斥废弃物品的肮脏河流作为自己的魂栖之所。年轻时风光一时的老木匠,因为时过境迁而无人问津的手艺,被时代和子女狠狠地抛弃,临死之时却仍不忘褪去衣物,赤条条地赴死。置身红尘易,返璞归真难,雷平阳想传达给我们的不是酸涩苦楚的乡愁,而是对这种变革的无奈,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雷平阳知道它们终将消散,于是用他真假难辨的隐喻架起了文字的滤镜和桥梁,连通起了现实与他以自然之眼所看到的别样世界,好让它们的落幕不至悄无声息,而显得掷地有声。
《白鹭在冰面上站着》实际上只是全书其中一篇散文的标题。文章讲述了生产队的老队长利用职务之便,长期霸占自己觊觎已久的姑娘,直至其诞下男婴。姑娘的仰慕者用自己的方式行使了迟到的正义,却也付出代价身陷囹圄。姑娘则嫁给了另一名男子。男婴日渐长大,他的身世带来的原罪,伴随着落后乡村里陈腐的观念和贫瘠的生存环境,令他饱受欺凌与世界的恶意。下雪天里,男孩在遭受一次次的欺侮之后,总能在冰面上看见一只伸长脖子静静站立的白鹭。只有在这个片段里,所有的纷争和疼痛都在它的凝望下得以被短暂忘却。
当所有的一切归于寂静,我们兴许更加精确地懂得,现代文明对原始力量摧枯拉朽的冲击无法终止,我们也终究也同样无能为力。《白鹭在冰面上站着》全书是对古老世界的一首挽歌,雷平阳并不奢求所有的阅读者都是上帝的特选子民,能够透彻地体悟他从遥远的洞窟中发出的声音,只是他对这片土壤的爱早已融入骨髓,本能而发罢了。
尽管这首挽歌如同那只站在冰面上旁观的白鹭,纵有千般思索乃至留恋,却终将振翅而去。
来自彩云之南深处魂灵的呐喊不会停歇,这首挽歌,也许会像褐煤层里的龙骨,在土壤里镌刻下隽永的记忆,不可磨灭。
“中国作家公开课”以北京语言大学的校内通识课为基础,由我校教师联合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联合讲授,旨在引导大学生阅读当代经典,关怀中国社会,提升人文修养。
升级版的课程以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为目标,重点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中文译者和大学师生直播,内容包括教师导读、作家讲座和对话研讨三个部分,涉及当代中国文学的不同类型和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力求打造中国作家和海外读者、译者对话交流的平台。
线上直播课程的包括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以及伊朗德黑兰大学、伊朗阿拉麦·塔巴塔巴伊大学、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伊朗伊斯法罕理工大学、埃及英国大学、埃及明亚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中文系,此外来自“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物和博物馆笔译工作坊的学员也将通过线上参与课程,这些学员来自30个不同国家,覆盖日语、法语、阿拉伯语、英语、意大利语、波斯语等多个语种。课程还将面向社会大众开放部分线上席位,具体链接见每讲预告。
通过面对面聆听中国当代作家的专题演讲,中外师生和译者将获得对中国当代文学与社会的深刻理解,以文学透视社会,以研讨提升思考,以文化促进交流,助力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