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中国作家公开课 | 刘建东:以生活孕育灵感,用细节丰满故事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 发布日期:2024-11-25 】

2024年11月1日下午,著名作家刘建东受邀至“中国作家公开课”,他以“小说如何诞生”为主题,从个人经验到普遍经验,深入小说内部,详尽地讲述了小说的灵感与来源、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以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小说的品质等重要内容,与众多文学爱好者们分享了他丰富的创作经验、阅读感悟和理性的深思。

本场讲座由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周菲菲博士主持,北京语言大学与国内外高校师生及众多文学爱好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与了课程。

讲座伊始,周菲菲老师首先介绍了刘建东老师的作品和创作成就。他是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河北省作协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全家福》《一座塔》,小说集《黑眼睛》《无法完成的画像》等。他曾获《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孙犁文学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等重要文学奖项;他的短篇小说《无法完成的画像》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刘建东老师的作品以其深远的立意、醇厚的语言而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

刘建东老师首先以非洲作家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入夜的声音》为引子,展开对“小说如何诞生”的深入探讨。对于每一个写作者来说,写作的途径不径相同,但小说写作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小说创作像河流的源头,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一个简单的想法、一段深刻的回忆,甚至是一个生活画面,都会赋予作者灵感,可能成为小说的题材来源。而这些素材之所以能够承担灵感的赋予,是因为它们本身触动了作者的心灵,成为了作者所关切的人生命题中重要的伏笔,等待着在一段故事中承担相应的角色。而拥有一颗浸入生活的敏锐心灵,是至关重要的,它需要在阅读与勇敢的生活体验中不断地被激活与完善。

接下来,刘建东老师详尽阐述了灵感如何在作者心中孕育并最终转化为文学作品。他以众多经典作品为例,指出真实的生活是正灵感最丰富的来源。《罪与罚》和《红与黑》等作品都发端于真实的社会事件,经由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演变为揭示人性复杂性的文学经典。而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去接受那些优秀作品的“照亮”。好的文学作品是一盏明灯,它的光亮来自作者内心坚定的信念与勇气,来自经年累月的深沉反思。接受这些光芒,是写作者发出自己内涵之光的重要条件。刘老师坦言,如果他的作品能够打动和照亮别人,那是因为他曾经也被许多光明的心地与思想启迪和照亮过。

在灵感向作品的转化过程中,细节的呈现方式尤其重要。来源于生活的故事经过作家的细节呈现,往往比生活原型更加丰富。他将细节比作文学作品中的“氧气”,认为每位作家都可以通过细节描写赋予相同题材以不同的生命力。他以《项链》和《水浒传》等作品为例,强调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刘老师详细地为大家解读了莫泊桑《项链》中精细的细节处理,揭示了伏笔设置与情节跌宕的完美结合;对于创作过程中细节处理与全局的关系,刘老师认为:细节应为情节服务,为人物形象增色。而精心地状物来自孜孜不倦地对生活的观察,成功的细节刻画离不开长久地写作训练与良好的文字审美的培养,而细节则是以文学之真实突破现实之真实、彰显文学性的有力手段。刘老师鼓励同学们要耐心沉淀,勤于练笔,以期待灵感转化为有独特体验和表达风格的完整作品。

进而,刘建东老师与大家一起探讨了小说构思的策略。他指出,写作的初期构思奠定了小说的整体基调,好的构思能够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故事世界。他带领大家赏析了《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头,认为出色的构思不仅为故事奠定基础,也是保持读者兴趣的关键。与构思明显相关,则是个人经历在创作中的重要性。刘老师通过对比《白鲸》和《老人与海》等作品,阐释了作家个人生活体验对作品风格和叙事方向的影响。一手的生活体验使得作品更具真实性和细节的生动性,而这正是二手素材所难以企及的。

周菲菲老师总结了本次讲座,指出“一手”和“二手”生活固然都有其重要性,但真正的灵感之光却闪烁于深入的个人体验和持续的艺术积累之间。两位老师一同鼓励学生们从经典作品中汲取养分,同时要勇于走出书本,以亲身体验丰富作品的内涵。

在互动环节,线上线下的听众踊跃提问,问题涉及从灵感捕捉到细节打磨等多个写作层面。刘建东在回答中提出,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需要三方面的准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持之以恒的创作精神,以及耐得住寂寞的内心。他鼓励年轻作家们多读书、多观察生活,通过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素材库;而写作是一个被“照亮”然后“照亮”别人的过程,每位作家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光辉。

通过本次讲座,听众们受益匪浅,不仅对小说创作的灵感来源和细节雕琢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获得了关于如何培养自身创作能力的明确方向。

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