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新时代的国家形象传播力:改革、创新与路径”国家形象传播三十人智库(第二届)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来源:凤凰新闻 | 发布日期:2023-10-17 】

10月15日,由北京语言大学、国家形象传播三十人智库主办,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全球前沿科学与艺术金融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国家形象传播三十人智库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成功举办。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伴随“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及中美博弈的新态势,中国式现代化已经成为国际一流媒体“认知战”的战略制高点及国内外舆论互动的焦点,如何在国际传播中建设和全面系统展示中国国家形象面临重大挑战。为此,本着“全球视野、中国基石、战略前置、交叉前沿”的宗旨,主办方召集第二届国家形象传播三十人智库会议,旨在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提供面向未来的政策建议、战略咨询和全方位的路径引导。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作开幕式致辞。他指出,当前国家形象传播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国家形象传播不仅仅是一种软实力的彰显,更是对外战略沟通的有力工具。为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愿景下,应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全球视野为引领准确洞察国际格局的演变,增强战略前瞻性。对此,他提出了有关“重视中西文化差异”、“警惕修昔底德陷阱”及“关注传播技术赋能”的三点想法。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发表视频致辞。他首先强调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多元构成要素、历史新特征及内外部环境互动的重要性,继而指出,应当全方位、多层次、真切客观地看待中国的外部形象,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从而正确处理国际话语与中国特色的关系。同时他还指出,应当更好地发挥外国朋友尤其是媒体工作者的力量来讲述中国的故事。

国防大学原副政委、中将李殿仁在现场致辞中提出了三点想法。他指出,首先要建立国家形象传播建设的信心;其次要破解三个问题,一是污名化,二是讲的不听、听的不信,三是被动的局面;最后呼吁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充分发挥语言文化协调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李铭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作为专门从事向全球发展中国家大学教师数字化赋能的机构,中心诚邀与会机构和专家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各地大学间开展国际传播合作工作。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国家形象传播三十人智库理事长段鹏代表主办方致辞,并就《算法对国际新闻传播的真实消解和重构》的议题进行报告分享。一方面,结合我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内外形势、历史特征与典型案例,对当前“算法”生产机制所带来的传播弊病及其根源展开案例层面的对比分析;另一方面,在厘清“算法新闻”和“新闻真实”概念的基础上,对当前算法新闻的传播机制与运行逻辑进行理论层面的描摹分析。基于数据经验的算法推导模型与基于现实因素的社会运逻辑时常发生碰撞,为此他强调,应格外注意算法以技术黑箱的形式所暗含的对现实的渗透力与控制力。

开幕式由国家形象传播三十人智库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全球前沿科学与艺术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玉荣主持。他倡议与会专家,紧密结合新的国际环境背景,在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指导下,就我国未来国家形象传播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展开充分而热烈的讨论。

本届国家形象传播三十人智库论坛包含四个专题讨论部分,分别是国际新话语体系与国家形象传播,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传播,汉学、中国学与国际传播,以及新时代国家形象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外交学院院长、王帆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形象传播30人智库学术委员会联席主任王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务院前参事时殷弘,第一财经传媒集团总编辑杨宇东,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教授徐宝锋,凤凰新媒体副总裁兼总编辑邹明,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院长、教授曹顺庆,在“专题讨论一国际新话语体系与国家形象传播”环节作主旨演讲,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特聘教授李绍先点评,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孙吉胜主持。

本专题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中的认知战,国际关系、公共外交与国际舆论的关系,国家形象建构与海外传播,何谓智库,国际政治关系典型案例,国际形象传播媒体实践,以及知识系统、思想系统和声音系统的互动等国际新话语体系与国家形象传播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邢广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罗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冯仲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倪峰,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尚必武,在“专题讨论二: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传播”环节进行主旨演讲,峨影集团总裁向华全点评,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教授董洪川主持。

本专题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就区域国别研究、国际组织研究、国际传播之间的学理关系,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对外宣传和形象塑造,对欧、对美国际传播的问题及路径,区域国别研究如何助力国际传播效力提升,中国故事叙事模式建构的问题和对策等有关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传播的一系列议题展开研讨。

教育部社科委员、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韩经太,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长江学者张涛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聂珍钊,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院长、教授黄仁伟,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傅才武,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何成洲,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科技日报原社长张景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姜飞在“专题讨论三汉学、中国学与国际传播作主旨演讲”环节作主旨演讲,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总经理高艾点评,英文期刊GlobalMediaandChina责任编辑、研究员韩霄主持。

本专题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原创机制,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国际传播,地缘政治维度下的国家形象,本土视野与国际传播策略,中国人文社科期刊的国际化与中国学术国家形象的传播,科技文化传播的多样性与趋势,戏剧艺术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的本体特性与当下困境,传播平台化与国际话语权等议题进行了深刻地反思与探讨。

中共中央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长江学者王一川,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科技日报前总编辑刘亚东,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员刘宗媛,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丁汉青在“专题讨论四新时代国家形象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环节作主旨演讲,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宁强点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院副院长、教授潘庆中主持。

本专题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就新时代国际传播实践困境、原因及出路,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四题,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世界格局加速演化背景下的西方媒体业态与涉华舆论,多极化传播方式等新时代国家形象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相关议题进行问题剖析与路径反思。

在闭幕式环节,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院长、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会长、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理事长黄平,中国驻乌克兰前大使高玉生,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国家形象传播三十人智库理事长段鹏作闭幕式演讲,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教授董关鹏主持;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苏世民书院特聘教授郑路,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新华社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周道许,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教授石海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于世洁,英文期刊GlobalMediaandChina责任编辑、研究员韩霄,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宋芹,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社长乔卫兵等参与讨论。

本届论坛呼吁,我们应当尽快行动起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长计划短安排、树典型抓大局、政经并举、文教结合、内外兼顾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努力塑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形象、包容友善的中华民族形象、开放进取的中国制度形象、勇于担责的中国执政党形象,在中国式现代化远征中战略前置,战略定位2035、2050中国的国家形象,让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声音传播得更加久远,让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变得更加充实,让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地位变得更加牢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新时代的国家形象传播力:改革、创新与路径”国家形象传播三十人智库(第二届)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顺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