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7日,由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汉学知识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巴尔干汉学大会顺利开幕,中国驻北马其顿大使张佐出席并致辞。来自巴尔干地区及地区周边十余个国家的汉学学者与来自清华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的学者共同探讨地区汉学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成为巴尔干地区汉学史上一次重要学术事件。
本届大会的组织者、发起者——汉学知识中心首位教席学者冯海城(IgorRadev)是北马其顿知名汉学家、翻译家,第十五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新汉学计划”卓越学者。他首次将《诗经》全集翻译为塞尔维亚语,推介给塞尔维亚语读者,其另一本译作《老子道德经》也是马其顿文化史中第一次直接从古汉语翻译成马其顿语的书,该书获得马其顿文学翻译最佳奖,为促进北马民众了解中国以及推动中国与北马相关学术机构汉学研究合作交流发挥了突出作用。冯海城(IgorRadev)在本届巴尔干汉学大会会议筹备、学者邀约、学术把关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和富有成效的协调准备工作,为汉学大会成功召开奠定了组织保障、人员保障和资源保障。
在大会学术论坛环节,冯海城(IgorRadev)以“尼西亚公会议的中文化:论唐代景教文献中翻译策略”为题作主旨演讲。他详细阐述了唐代景教传教士入华之后,在传播教义时面对文化背景、信仰观念以及社会价值的差异,在景教汉语文献的翻译和解释中,如何在基督教的教义融入中国哲学和宗教的形式、概念、观念等,并重点从Phoneticrendition(语音翻译)、SemanticExtensionofExistingConceptsinChinese(汉语中既有概念的语义扩展)、DevisingNewExpressionsinChinese(汉语新词语的创造)三个方面对唐代景教文献中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首届中国-巴尔干汉学大会为期三天,会议分为三个分论坛,围绕“文化的交互”“语言的交互”“历史的交互”等议题展开,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跨文化、跨空间和跨视域的汉学国际学术会议,极大促进了巴尔干地区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深化了地区各国汉学学者之间的友谊,推动建构地区国家汉学学术共同体,形成一个以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汉学知识中心为学术轴心,遍及巴尔干地区乃至欧洲的汉学学术共同体,共同推动地区汉学知识生产、学术进步发展和中国文化传播。
本届大会的主办方——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汉学知识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依托世界汉学中心与中外语言合作中心、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三方共建,聘任北马其顿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冯海城(IgorRadev)担任首位教席学者,负责中心建设目标、科研方向、学术成果等。冯海城(IgorRadev)为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汉学知识中心的创立和建设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并为中心的发展与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汉学知识中心作为北马其顿首个专注于汉学学术的研究机构,将进一步发挥本地学术研究与应用优势,与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等学术机构紧密合作,发展本土汉学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共建学术交流平台与机制,建立起联接中国与北马其顿以及巴尔干地区国家的汉学学术桥梁,面向北马其顿人民介绍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夯实中国与地区国家友好关系的人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