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中国作家公开课》 | 李敬泽:在永不止息的当代“发明文学”

【来源: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2-09-14 】

北京语言大学&《小说月报》

在永不止息的当代“发明文学”

李敬泽

2022年9月9日下午,由北京语言大学和《小说月报》联合开设的“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本学期的第一讲,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敬泽来到课堂,与北语师生一起,纵论当代文学的根脉、潮流与未来,线上线下四百余名听众与北语师生共同聆听了这场讲座。

李敬泽

徐宝锋教授介绍李敬泽老师

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教授介绍了李敬泽老师的创作成就并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李敬泽老师阅读广泛,长于深思,丰厚的文学积淀塑造了他精微的艺术感觉和敏锐的直觉穿透力,得以穿越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直面当代文学的困境与机遇。他的批评和创作工作相得益彰,自九十代年至今,为中国文坛小说界发现、培养与推出了一批批青春方队,尤为关注当下正在成长的青年文学创作者与爱好者,是一位兼具民族底蕴、当代精神和国际影响的当代作家。

面向未来的当代文学史

李敬泽以“概念考古”的方式唤醒了大家对“当代文学史”这一概念的重新思考,首先,何谓当代?自全球现代化进程开启以来,现代性便让我们拥有了这样的信念:历史是封闭的,有其自身的结构与演化逻辑。但我们所置身其中的当下,却永远都是现在进行时。因此当代文学史,是面向未来持续开放的、永不完结的发展过程。“当代”所给予我们的承诺是:我们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创造重新调整正在形成的所谓“当代文学史”。当意识到这一馈赠,便同时将其领会为“当代”对身处其中的我们的要求——“我们的目的绝非进入‘当代文学史’,而是面向未来、’发明文学’”

当代文学的“变”与“不变”

其次,何谓文学?李敬泽从“文本经典化”与创造主体的“不确定性”说起。文本经典化的过程,意味着文学结构及其内部秩序的调整乃至重构。秩序的建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其内在动力在于人类作为创造主体自身的不确定性。“文学作为永远针对当下状况与未来境遇的认识、想象和表达,当我们与自身和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改变时,我们对文学的理解必然发生变化”,李敬泽老师说。那么,面对变化,当代文学的生命力何在?

持续“发明文学”

李敬泽老师指出:“志”乃心之所持,“持”乃心之所知,文学是文明的基本冲动,“‘文学性’,就是让文学发生,让文学数千年来还是文学的东西。”创新,就是“每一代人从自身当下处境出发,将自己放入不确定性向着未知前进。面向未来即迎接不确定性”。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幻,文学性都是其中不变的灵魂。

长时段地看,我们正在经历世界大规模的巨变,重大事件作为我们理解自己生命的锚点,时常提醒我们正在与这变化的世界发生即时的联系;而生活方式上缓慢、巨大而又隐匿的变化亦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与自身、与他人、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发明文学”就意味着把文学当做一种从未有过的事物来发明,“在变动着当下建立起我们与历史和未来的联系,以此开辟我们自己的未来;意识到‘文学正等待被发明’,文学才会在永不止息的当代拥有永恒的价值”。

10562

黄悦教授主持讨论环节

作为该课程主讲教师之一,黄悦教授到场聆听,并在讲座之后带领到场同学与李敬泽老师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小说月报》主编汪惠仁发来一段文字,表达了他对李敬泽文学风格的理解。北京语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人民文学奖翻译贡献奖获得者孙新堂向同学们介绍了李敬泽作品在拉美地区的译介和传播情况。

402FE

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

16187

由于校庆停课,原定本周五(9月16日)的线下课程暂停,我们将在腾讯会议的同一链接播放李敬泽老师的课程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