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中国作家公开课》 | 尹学芸:以生活创造文学,用文学解释世界

【来源: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1-10-28 】

2021年10月22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了著名作家尹学芸题为“用自己的方式解释世界”的演讲。尹学芸老师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写作经验,向听众展现了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生活、文学与作为生命个体的“我”之关系。讲座由李玲教授主持,《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北京语言大学黄悦教授等校内外专家参与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伊朗德黑兰大学、伊朗阿拉麦·塔巴塔巴伊大学、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伊朗伊斯法罕理工大学、埃及英国大学、埃及明亚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中文系学生,以及来自“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30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课程。

李玲教授简要介绍了尹学芸老师的作品、成就及写作风格,由此开启本讲课程。

尹学芸老师分享了自己儿时生活的所感所思,带领同学探索文学与世界的关系——梦、好奇、疑惑在生活之流中孕养着幼年的想象力,在充分的感受中一次又一次体验到,自身是故土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便寻得了生活之历史性的依据:原乡,是一声声邀“我”进入世界的亲切呼唤。由此,“我”重新化入故乡的人与事,带着越发斑斓的谜面逐步拓展想象与现实的边境,镜像交织辉映中界限逐渐模糊,而精神世界日益丰满,在文学书写中凝结为生存体验的结晶,复次嵌入原乡。书写不仅作为“我”与世界相处方式的呈现与解释,亦是这一相处和解释方式的一种。尹学芸老师告诉同学们:无论结果如何,开始写,是最重要的。

在书写中,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尹学芸老师从文学创作的“背景”讲起——深入原乡的生活细节捕捉现场感,糅合体验与思索积累理解的纵深向度,以此呈现作为背景之谜底的人性,而人性亦是此背景之谜面。没有最终的谜底,只有纵横交错互为表里的谜题。转头扎入现实,洞察与理解会让作品言之有物,富有真情实感,成为生活的羽翼。尹学芸老师把编辑曾对她讲的话分享给同学们:不写有道理的,写有感情的。

将情感纳入故乡的秩序,毋宁说是通过对某种生活秩序的探查与领会将“我”的情感升华为文学的艺术。尹学芸老师进而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过程,以实例向同学们展现了故事的多种讲法,揭开了文学与“我”即个体生命之关系。文学作为生活的“审判者”与“学校”,一方面以时间为手段考验作品技术与艺术境界,另一方面也以此考验来训育个体对生活肌理的感受力与对故乡秩序的领悟力。将个体的生命体验恰如其分地安放在其作为原乡的场域,在历史与未来的冲撞中呈现芸芸众生的同与不同,既是文学之于“我”的意义,也是“我”之于文学的意义,此两者皆是文学创作的显性因素,而要将文学与“我”的关系在有意义的作品中呈现,阅读与写作的不懈努力是最艰辛但也是最近切的道路。尹学芸老师对同学们说,大师成为大师前为常人,唯通过坚忍不拔的自我锻炼,方使其潜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张扬。

互动环节中,尹学芸老师应同学之问,分享了《士别十年》《我的叔叔李海》的创作心路。就如何转化二手经验及是否预设结局等问题,尹学芸老师答道:文学是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世界,作者既游离于人物之外,探索秩序与故事安放之契合;又同时成为剧中人,隐身行走于内在逻辑之中。于是,写实与虚构浑然一体,秩序与传奇遥相烛照,体验与经验相互融合,籍此完成文本叙述。

尹学芸老师文笔宽厚温柔,恰如其人,情理互鉴,整场讲座亦如是。她亲和真诚地分享了她的生活经历与文学感悟,亦不乏对同学殷切的鼓励,在座皆如沐春风,获益良多。

本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