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青春宣言》| 哈萨克斯坦青年汉语教师古普耐:我与汉语的故事

【来源: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0-05-19 】

编者按:国家“丝路书香”工程框架下的“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秘书处与北京语言大学继2019年初夏共同举办“讲好中国故事——百国青年共话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大赛”取得热烈反响后,将优秀预赛讲稿和决赛讲稿整合集结,与研究出版社联合出版讲稿合集《青春宣言》,该书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本文选自《青春宣言》中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古普耐所作讲稿。

点击图片了解《青春宣言》:

大家好!我来自习近平主席第一次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国家——哈萨克斯坦,中国著名文学家林语堂有这样一句话:绅士的演讲要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因此,我想用简短的几分钟,为你讲述我和汉语的故事。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概念,产生的一系列外交成果,影响着全球的人类命运与发展,其中就包括影响中亚丝路沿线的“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也是带动哈萨克斯坦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与中国交流的动力。邻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如一些学者所说,“中国已成为全球化的‘建筑师’”。在推进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互动交流中,语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有时在家庭中,即使我们有着同样的语言,有同样的生活习惯,也可能会和父母、孩子、爱人找不到共同话题,可能因为一个不理解,彼此生气、闹别扭。但在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两国互信互利的发展中,我们并没有因为语言的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而停止交流。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正如《论语》所言:“四海之内,皆为兄弟。”在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哈萨克斯坦境内出现了通往欧洲的跨国高速公路、中哈原油管道建设等各种项目的合作。

国际间的理解,各国间的民心相通都离不开语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作为公共外交手段的语言有着特殊的地位。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哈萨克斯坦的汉语学习者从语言专业慢慢发展到很多学科。因为掌握汉语,就能更多地了解中国。我也有幸因为汉语的需求,开始了汉语教师的工作,每天为十五六岁的学生们讲述中国故事。希望未来这些学生能为中哈友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他们的贡献。

作者介绍

我叫DUISENBAY KULPYNAY,中文名字是“古普耐”,我的名字翻译过来是“草莓”的意思,学生们喜欢叫我“草莓老师”。我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院,现在是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民族大学东方系的一名汉语教师。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非常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们因为喜欢我而喜欢上汉语。我也希望能为“推动哈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青春宣言》现可购于京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