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研究院动态 > 正文

《世界汉学通讯》 | 浅谈恶性病毒在世界传播之际文化交流之意义所在

【来源: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0-04-28 】

编者按:本篇文章选自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世界汉学通讯》(2020年3月30日 第一期)。
《世界汉学通讯》由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主办,关注并分析国内外汉学与文化发展、就世界文化尤其是一带一路相关文化热点展开讨论,对民心相通背景下的国际格局及国家治理相关话题展开深度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浅谈恶性病毒在世界传播之际文化交流之意义所在
作者:【巴基斯坦】艾哈迈德·贾瓦德(Ahmad Jawad)

在当今的地球村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便捷的交流方式、快速的交通物流、相互依存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以及边界的开放而缩小。地球村里除了人类,还有无处不在的病毒。而人类是病毒的主要携带传播者,这意味着病毒可以通过携带者乘坐飞机在24小时内从地球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由于网络通信的超快速度,病毒相关的新闻传播速度甚至更快,只需几秒钟时间全世界都会知道疫情新闻。

这一切使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苦难将不再会孤立存在于世界的某一处。如果发生战争,难民将逃往附近国家避难;如果出现贫困,贫困者将前往繁荣的地区谋生。如果病毒从武汉爆发,它很可能将不会在武汉而是南非结束。在这些面向整个人类的灾难面前,主权国家的利益已经显得微不足道,甚至主权已经变得没有意义。当前全世界许多国家正在遭受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显而易见所有人类,不管何国何族,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已经命运与共、已经结成命运共同体。

而我认为,在这一共同体之下,开放的交流始终是广泛了解问题和挑战的最佳选择。今天,网络通讯和社交媒体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相关联,我们交换知识、信息,我们进行辩论和对话。现在,让我们再次使用这一方式,以应对我们当下或未来的任何疫情。在遏制病毒传染的过程中,保持科学的防疫意识,关乎疫情的发展、治疗和研究,是战胜病毒最关键的一点。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武汉爆发,这或许是近期最具有威胁性的事件,但与此同时,它也展现出了中国的抗疫决心,展现出了中国是一个在疫情面前人民拥有坚强意志、政府采取有效防疫对策的国家。中国政府为了在10天时间内建成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使用高科技来促进工程有序进行,给医院配备上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还通过直播让世界知道医院建设的进程,最重要的是还以自身的经验来帮助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遏制病毒。这是人类在人力、物力和时间压力之下奋斗而来的奇迹。同时,中国人民为了让火神山医院尽快建成捐资捐物,他们的无私付出也令世界震惊。价值20万元的档案柜由14家洛阳家具企业通宵加班赶制,而他们却说 “这些物资我们不卖,我们捐”;农历大年三十,河南老兵王国辉亲自驾车300公里,给施工现场送去5吨上海青和黑皮冬瓜;四川省资中县水南镇农民黄成精挑细选100箱共500公斤“资中血橙”,用快递发往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重症医学科钟南山团队······只要国家需要,人民就会全力支持。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当时间赛跑成为生死时速,中国人民选择永不放弃和咬牙坚持。

这次新冠疫情当中,网络通讯和社交媒体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仅是中国人民之间的相互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也跨越地区、超越信仰、摈弃歧视,捐资捐物、自发录制声援视频,表达了对中国的支持和鼓励。我坚信数字媒体可以促进全世界的人们更快更好地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全球挑战。在实现人类共同命运体理念的过程中,数字媒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新冠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后,我们不能止步于此,而是应该与全世界共享我们的想法、经验和建议,以此更有效地应对未来的此类人类健康威胁。我提议建立全球数字论坛,以提高全球的卫生健康认识,有助于未来面对疫情能够采取更科学合理的措施和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能脱离国家自身的建设、治理,更脱离不开国家之间的合作。全球数字论坛有助于国家之间以便捷的通讯方式展开合作,共享资源。尽管国家间天然地存在着各种差异和利益分歧,然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是要消灭这些差异和分歧,而是在承认这些差异和分歧的前提下,突出人类的共性和整体性,求同存异,实现地球村和谐秩序、科学发展与共建共享的有机统一。

最后我想强调的一点是,中国通过这次应对突发严重疫情,用行动树立起了国家榜样,证明了自己作为世界领导者的实力。即使是在应对最困难的时期,中国仍再次彰显了人类无限的能力和宽容。

本文作者

艾哈迈德·贾瓦德(Ahmad Jawad),巴基斯坦前中央媒体小组PTI负责人。巴基斯坦电视台(PTV)前时事主持人。现任巴基斯坦Beyond the Horizon Pvt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CEO。

《世界汉学通讯》长期向全球业内专家学者征稿,优秀作者将有机会被聘请为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特聘顾问,并受邀到北京语言大学进行文化或学术交流。

投稿请联系王富丽(wangfuli@cctss.org)。